該由誰來審閱過濾求職履歷?
職缺部門主管,該是比較適合的人選,畢竟他最搞得清楚自己要用怎樣的人,
但,某些主管(例如,老闆)就是忙昏頭啦~沒時間看履歷~
不得已,這事只好交給人事部門處理...
或是某些大公司,不知怎麼回事,或許怕人事部門沒事做,或許怕佔用職缺部門主管時間,這種事就直接指派給人事部門處理...
可想而知,人事部門花了不少時間過濾求職履歷、約好面談時間,找來的求職者可能與主管期望的資歷差上一大截...
真是做到流汗,嫌到流涎...
部門主管是否正確的條列出需求條件?
人事部門只要負責打電話約時間?是否該進一步?能否先行與求職者討論,確定符合條件?
然而人事部門人員是否有能力理解需求條件?這可能是個大問題...
倘若是小公司,實在難得收到幾封主動求職履歷,得反過來主動接觸求職者,
抑或是大公司,每天收到數百封履歷,
人海茫茫,該怎麼找資歷符合的人才?難道一封一封看?
就以此時,某人力網站上列出之台北縣市電子研發工程師職務約一千個,實際上從業者必然為數倍,
這數千人,從何找起?
莫怪乎某個統計說審閱一封履歷只有六秒鐘。
這六秒鐘看什麼?
職稱與年資、工作內容(也就是產品)、曾任職公司、學歷、語言能力...
然而不是每個求職者都會寫的很仔細,工程師嘛...表達能力通常不太好...
尤其是最重要的,工作內容與產品這項...
沒有更聰明的方法?
1 則留言:
這一年,我可看了上千份履歷,面試上百人。
大部分的履歷,只用一分鐘不到的時間決定要不要進一步看下去。
怎麼判斷?學歷、經歷都是參考。
遇到像我們這種有著名門正派的學歷,如果沒有好好寫經歷、履歷,我也不太願意再約來面談。
我要用的是:願意學、學得會,可以一起工作的工程師。
不諱言的,有人推薦的錄取率是高出許多。
一起工作,除了專業外,信任還是最重要的。
即使談過,也很難在短短的半小時、一小時內看出人性與專業。但,透過一些不見得有標準答案的問題,是可以看出人的韌性。
我也很狠的讓沒有工作經驗的社會新鮮人來重考。不是要看他考多高分,是要看他能不能克服這種挫折。考個試,還是比以後的工作容易得多。
張貼留言